挑战 · 转型 · 发展

发布者:陈克建发布时间:2017-05-09浏览次数:776

“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这两件困惑着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瓶颈问题,经过了17年后勤社会化改革,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一组数字,令人振奋、令人惊喜、令人深思。

——1998年,全国在校大学生348万。2016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规模为3674万,扩大了10倍,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而后勤保障体系,通过改革与发展,成为发展的有力支撑。

——通过多方筹资,全国40多座大学城拔地而起,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并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标志。

——改革初期设定的,通过15年左右的改革,使高校后勤事业编制的员工分流70%,作为改革阶段性成果的标志。如今,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高校,事业编制员工比例已下降到15%以下,这标志着人员分流已达到既定目标。

——经过17年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得到了长足进展。一批优秀的社会企业已成为高校后勤服务的生力军。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学生餐饮社会化、物业管理社会化程度均已超过50%,部分地区高校物业社会化已达到70%。社会化程度已从量变发展到质变。

——经过17年改革,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同样发生了质变。丰富多彩的餐饮服务,服务育人的公寓管理,琳琅满目的校园文化,标志着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以上数据表明,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第一阶段目标已基本完成,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阶段性目标实现以后,高校后勤在深层次改革中,必定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向内涵发展转型,确定新的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来进行改革和发展。问题的不断解决过程,也是改革的发展过程。因此,改革没有终点。毛泽东说过:事物发展过程中,如果具备多重矛盾的话,必须找出其主要矛盾,并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谓挑战,就是在改革的进程中,主客观条件,由于同向变化或相向变化,产生了新的不平衡。尽管不平衡是相对的,但寻找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准确地面临挑战。

用工制度的挑战。2014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劳务派遣的若干规定,并给予两年的过渡期,到2016年3月1日,过渡期结束。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用工中,劳务派遣不得超过10%。尽管文件的适用范围为企业,但由于高校后勤大量使用了劳务派遣人员,也会对高校后勤用工产生较大冲击。其主要表现有:由于大多数高校后勤不具备法人地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无效,也无法实现劳务合同制。要解决用工难点,必须由校人事部门代表学校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于各种体制上的原因,学校劳务派遣用工的困难将日益明显。

把学校后勤交由社会企业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速,其中包括被社会化的因素。

劳动成本的挑战。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连续多年以平均13%的速度增长。到2016年,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每月2190元。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年12万元计算,加上各种劳动者福利,劳动成本在上海已占食堂营业额40%以上。减去学校水电煤的相关补贴,运行总成本也在55%以上。劳动成本对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

改革内部动力机制的挑战。高校后勤改革的内部动力,主要体现在人员的聘任权和分配权。随着高校后勤管理事业化加强,财务由学校集中管理。后勤在分配上的自由裁量权明显下降,而和学校的教辅人员、工勤人员趋同。因此,如何在改革中,适度保留后勤分配的自由裁量权,成为新的挑战。

资产权属的挑战。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大多不具有法人地位,其资产归属均为国有资产(包括增量资产),因此,改革初期设定的后勤走向社会的目标遇到新的挑战。以苏大后服集团为代表的产权明晰的后勤体制难以复制。因此,高校后勤实体和学校剥离走向社会,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后勤服务市场占有率遇到的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采购、服务市场的招投标机制都给高校后勤实体带来了挑战。由于大多数高校后勤实体是非法人,没有自有资产及行业资质,即使在校内市场的竞争中,也经常处于弱势。

面对挑战,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发展,必将面临新的转型期。

转 型

中国高校发展规模与布局已基本确定。高校后勤面对新的形势,以传统的经营和管理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转型是必然趋势。

行政化公益后勤向市场化公益后勤转型。以学生食堂为代表,其适度公益性已取得政府和学校的共识,但目前以行政化公益后勤为主。其主要表现在:学校除了给予场地零租赁,水电煤适度补贴,固定资产投资以外,还在必要时给予经费补贴。但市场化入口和行政化出口的矛盾,仍然难以解决,向市场化公益转型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市场化公益后勤,首先要确定适度公益性的标准。我们认为食堂价格应比照社会同类企业(即以食堂点菜制结算的社会企业)低15%-20%作为适度公益性标准。因此,食堂价格的行政性定价以不变应万变,需要进行转型。近年来,国家CPI保持在2%左右,学校除了常规的公益性投入外,可以渐进性地调整食堂价格,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比社会同类企业低15%-20%的水平。这可以科学解决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这个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

从办后勤向管后勤转型。如果说改革初期引进社会企业,是起到一种鲶鱼效应,在社会企业占领高校后勤市场超过50%的情况下,自办后勤应起到标杆效应。那么,从办后勤到管后勤,是高校后勤在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华丽的凤凰涅槃。其中包括现有的后勤管理甲乙方机制,在平行管理转化为层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向兼容并蓄转型,即在保留甲乙方机制的前提下,做到管理机构逐步融合。

从学校的内部制度管理向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转型。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一校制定的内部制度难以和整个行业接轨。建立行业标准显得日益迫切。全国寓专会关于标准化学生公寓的试行标准、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关于快递的行业标准就是其代表性文件。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近年来通过了两个地方标准,即《上海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规范》和《上海学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以及制定的其他如《上海清真食堂管理办法》、《上海校园绿化技术操作规程》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智慧化后勤的建设要从过程的智慧化建设向终端服务的智慧化建设转型,从PC向移动终端转型。只有把过程管理和终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整合才能适应高校后勤智慧化建设,上海部分高校设计了50多个APP和 微信平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从外延的改革发展向内涵的改革发展转型。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需要外延的发展来改变自办后勤的现状,更需要在内涵的发展上使自办后勤和引入后勤相结合,共同提高。

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给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 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以育人、稳定为中心,进一步做好改革与发展工作。

健全完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经过17年改革,初步形成的后勤保障体系,需要在新形势在不断健全完善。在社会化程度发生质变的前提下,需要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调整,以适应从管后勤向办后勤的转化。特别对甲乙方机制进行新的整合和发展,使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更符合形势要求,水平螺旋型提高。

以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作为核心课题,在政策上进一步加以明确。在公益性投入方面,应逐步明确公益性投入的基本内涵、适度公益性的标准、公益性投入的分摊机制等。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逐步形成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动态价格的运行机制。

建议形成三级农校对接网络机制。一级为全国平台,主要针对跨省市大宗农副产品的全国性流通、对接。二级是各省市区协会,根据本地食用农产品资源优势,实行集中招标、准入,由学校自主采购(如上海、河南),并实行一级平台与二级平台资源对接。三级是鼓励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高校,建立适应一校的农校对接基地,并纳入省市区网络。通过条线管理,网格化布局,合纵连横,使农校对接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针对高校后勤干部流动较快的现状,建议建立中国高校后勤干部学院,进行系统性、长期性培训。如有条件,向学历化教育发展。

逐步建立行业化规范体系。总结17年改革以来的、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加以总结汇总提高,逐步形成全行业的标准规范指导体系。

建立社会企业产业联盟。对长期来在高校后勤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社会企业,逐步形成产业联盟。形成行业守则、行业标准、行业诚信体系。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保障能力,形成一支懂教育规律、懂市场经济、懂行业管理的骨干队伍。

改革正未有穷期,风物长宜放眼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迈向新的阶段,争取更大的辉煌。

本文纯为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秘书长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成冠润

(来源:2017-05-08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微信公众号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