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食堂的灯火早已通明,锅碗瓢盆的协奏曲在一道道忙碌的身影中奏响。为切实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营造健康、卫生、安心的校园就餐环境,6月17日,后勤保障部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泉山、云龙校区共十三家食堂及餐饮网点展开了一场全覆盖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深入排查每一个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和关键环节。
检查组首先亮出“安全标尺”,严格核验各食堂的资质证件的有效性,并随机抽查了多名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杜绝无证或过期上岗现象。同时,仔细审阅了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是否健全,以及日常进货查验记录、供应商资质证明(索证索票)等台账是否完整、清晰、可追溯,确保从制度上压实主体责任。
深入食堂后厨,检查工作聚焦食材安全的源头把控。在库房区域,检查人员仔细翻查米、面、油、调味品等食材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识,逐一排查是否存在过期、变质、包装破损等情况,确保食材离地离墙、分类分架、标识清晰,储存环境符合规范要求。
加工操作流程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核心。在后厨操作间,检查组的目光紧盯每一个细节:生熟食品的存放容器、加工区域、操作台面、刀具砧板是否严格区分并有明确标识,严防交叉污染。检查人员询问操作人员区分方法,并随机抽查了砧板的颜色标识与实际用途是否匹配。在清洗消毒环节,观察了蔬菜、肉类清洗是否彻底,专用水池是否区分;重点检查了餐具、工用具从清洗到消毒再到存放于洁净密闭保洁柜的整个流程是否规范。
环境卫生的检查力求“不留死角”。检查组对后厨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灶台、排油烟罩等区域进行了细致排查,查看是否存在油污堆积、积水、霉斑、蜘蛛网等卫生问题。对于“三防”(防鼠、防蝇、防尘)设施,如防鼠板、灭蝇灯、纱窗、防鼠板等,检查其是否完好有效,并特别留意门缝、管线穿墙孔洞的封堵情况是否严密。垃圾是否及时清理,垃圾桶是否带盖并保持清洁也在检查之列。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当场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责令相关部门立行立改,后续整改情况由综合管理部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闭环管理。
食品安全是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石,容不得丝毫马虎。此次专项检查是对后勤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和有力促进。后勤保障部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举一反三,持续加大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力度,推动食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坚决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让师生吃的每一餐都承载着满满的安心与阳光!(综合管理部 供稿)
(一审:张洁,二审:冯立磊,三审:蒋国杰)